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也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和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为持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用“六个如何始终”对大党独有难题作出了深刻阐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于自身性质、形势任务、党情变化的深刻认识,展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清醒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战略自信。我们必须从历史与现实当中深刻把握大党独有难题的内在意蕴,深入理解其“独”与“难”的特性表征,在自我革命的淬炼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用“六个如何始终”对大党独有难题作出深刻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求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引领和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继往开来、行稳致远。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领导干部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得越牢靠,政治站位就越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就越强,观察时势、谋划发展、防范化解风险就越主动。”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领导干部成长的规律,为培养新时代党的干部队伍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近日,省委召开“清廉云南”建设暨全省正风肃纪警示大会,省委书记王宁在会议上强调,要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确保“清廉云南”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深入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是今年全省各级党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必须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把握工作主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高质量高标准推动“清廉云南”建设从“愿景”变为“实景”。
2月21日,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了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民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民主的历史实践中,民主是多样的、具体的、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这条道路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吸收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符合人类政治发展规律,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设专章论述“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彰显了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协调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的重大战略考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巡视巡察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是推动市县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
巡察机构作为政治机关,要带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强化政治监督,充分发挥政治巡察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深刻分析了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管党治党的战略清醒和战略自觉。大党独有难题在党百年历史发展中演变、在世界政党比较中凸显、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呈现,有深刻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影响,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须从战略高度把握大党独有难题,迎难而上、破难而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天津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强化系统思维、深挖特色资源、坚持分层分类、突出融合结合,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分析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深刻阐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对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实施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
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吹响了踏上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的时代号角。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团结奋斗”列入党的代表大会的主题并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题目。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派驻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强化政治监督是派驻机构的首要职责,是派驻机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的必然要求,是派驻机构服务保障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应有之义。作为派驻中央和国家机关纪检监察组,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党中央战略部署、驻在单位具体措施衔接起来、一致起来,不断探索创新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方式方法,以严细深实、常态长效的监督,保障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落地见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作出了进一步具体部署。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重要论断,以大历史观为指导,将新时代置于更长的历史距离、更宽的历史视野加以审视,综合把握十年伟大变革所具有的全方位深远意义,对于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的历史自信和战略定力具有重要意义。
常怀“赶考”之心、勇于自我革命,是百年大党不懈奋斗淬就的鲜明品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必须保持清醒的历史自觉、彻底的革命精神、不变的忠诚担当,坚定不移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确保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