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 | 选调札记:小李的驻村“百日记”

发布时间:2024-03-13 14:34:12   来源:共产党员网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时间已走出百步,我到麻洋村驻村亦有百日。回顾过去百天的驻村经历,既是磨合与尝试的“突破”,也有蜕变和超越的“萌芽”,我在这里接触到了最真实的生活,感受到了最质朴的人情,也学到了最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从疏到亲,在交流中拉近距离,争做群众“知心人”。初到麻样村时,如何快速熟悉村里的情况是我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为了使我能够顺利上手工作,书记和小组长带领我开展上门慰问、入户走访。每入一户,我便在笔记本上标注好这一户村民家的位置、人口、耕地、收入等详细情况,慢慢勾勒出自己的“村民地图”,尽可能做到对每一户的基本情况都了然于心。通过一次次的走访入户,不仅使我对麻洋村的基本情况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也消除了我和村民之间的距离感,从“那个驻村的小姑娘”到一声声亲切的“小李妹”,变化的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理解和信任。身处基层治理第一线,我们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的,只有离老百姓的房门更“近”,离百姓的日常琐事更“近”,才能真正让群众认识、知晓,融入群众生活、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广大群众需要的人。

从学到讲,在田间地头传党音,争做群众“贴心人”。各种惠民政策,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也是构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厦的基石。事实上,驻村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围绕落实各项政策开展,我们不仅要对政策做到“一口清”,更要引导群众依托各项帮扶政策,主动谋划出路。还记得第一次参加院坝会时,我照着文件机械地读着内容,读完后发现村民都呆呆地看着我,我顿时有些不知所措,最后还是书记出来打圆场,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向群众宣讲相关知识,以一种提气鼓劲的方式,将党的好声音、好政策传递给大家,保证了每个人都仔细聆听、用心领会。开展基层宣讲,目的是架起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驻村干部不仅要保证自身理论知识够“硬”,也要学好“群众语言”,在田间地头、农家院坝通过“方言”、“本地话”宣讲,把“大道理”转化成“家常话”,让政策宣传“入耳”更“入心”。

从懂到精,在实干中解急难事,争做群众“暖心人”。基层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要求高,书记在一次交流中和我说:“村里的很多工作,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往往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你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驻村以来,我参与了很多麻洋村的“大事”,从天还未亮便赶往小组召开民主选举会到月亮高悬仍在防返贫监测排查,从为了核实村民信息打电话到嗓子沙哑到整理好千头万绪的台账材料迎接考核,这些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也收获着同样的幸福,也为在这些“大事”中付出的小小力量,感到无限光荣和自豪。身处基层,就该怀有责任与担当,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要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平常心,孜孜于“功成”却又坦荡于“不必在我”,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嘘寒问暖,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排忧解难,用实干担当换取乡村更加美丽的明天,用积极作为换取村民更加幸福的笑脸。(云南省2023级定向选调生、普洱市镇沅县和平镇麻洋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  李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