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注 | 自贸区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02-05 07:03:1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吸引更多外资外商落户 先行先试推进改革 聚焦实现“开门红”

自贸区跑出加速度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薛鹏

1月29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发展生机勃勃,港区内船来船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忙起来,热起来”。春节假期刚过,位于重庆两江新区两路果园港综保区内的跨境电商仓库一片火热,工作人员正快速整理进口货物,争分夺秒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包裹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番忙碌景象,正是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两江新区片区抢抓新一年发展机遇、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的缩影。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蓬勃发展,让世界看到了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正能量。

2022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7.8%,21家自贸区为外贸外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项目共计146个,总投资额约867亿元,全面推进经济恢复和提速……2月1日,2023年重大科技产业及配套项目首轮集中签约暨开工仪式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本次共有重大科技产业集中签约项目88个,总投资额约341亿元,首轮重大科技产业及配套项目集中开工58个,总投资额约526亿元。

记者了解到,此次仪式上集中签约的88个重大科技产业项目,包括长春高新金赛药业科创总部及研发中心、益诺思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恩井汽车研发中心、普冉半导体总部、新致软件总部等。项目主要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先导产业,同时聚焦技术前沿加速布局产业新赛道,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热火朝天的集中开工,展现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蓬勃生机。今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第十个年头,一系列制度创新、改革联动,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如今,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大批制度创新试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充分发挥了服务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累计已有300多项改革经验向全国分层次、分领域进行了复制推广。

火热的开年场景不只发生在上海自贸区。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河南澳蓝卓睿电子有限公司作为今年首家落地的外企,在“秒办秒批”中完成注册登记,并免费拿到了全套公章;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首根钢管桩试桩成功,拉开了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海上施工的序幕;在海南自贸港,离岛免税购物持续火爆,春节假期12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25.72亿元,日均超3.6亿元,比2022年春节假期增长20.69%,比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329%。

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十年来,全国已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在国新办2月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2022年,各自贸试验区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取得了新进展,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推动高水平开放、深化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国的17.8%。

复旦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卢华分析,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由点及线及面,从沿海到内陆,取得了多方面重大进展,一批重要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各自贸试验区涵盖了重要经济圈,经济辐射能力强,所在城市均为扩大周边及国际合作的重要节点城市,汇集多项国家战略,所涵盖的区域,既包括传统自贸区所涵盖的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又包括国家级高新区等国家级园区,有利于对外扩大开放与对内产业提升并举”。

开放高地对外资充满磁力,2022年实际使用外资2225亿元,占全国18.1%

由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组成的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地处安徽省“C位”。作为我国第六批自贸试验区之一,安徽自贸试验区定位于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过去一年实际使用外资(FDI)6.7亿美元,新增注册企业1.6万家、增长23%。

为吸引更多外资外商落户,安徽自贸试验区努力改善投资便利度,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强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服务,提升国际医疗服务、教育等生活配套水平。

“自贸区的建立正成为安徽发展新的焦点。”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俊杰说。今年是德国大陆集团扎根中国的第28个年头,1995年,该集团进入中国市场,芜湖工厂同年落地。2012年,其独资控股企业大陆汽车车身电子系统(芜湖)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掌握了集群化的核心技术,成为大陆集团用户体验事业群在全球范围内首家一站式工厂。

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固定资产投资,每年投入营收的14%,用于创新产品的研发。据任俊杰介绍,目前,公司正在研发智能化高端显示仪表向全球销售,其体积大、单件质量重,将会增大海运成本,而安徽自贸试验区的江海联运、中欧班列、芜宣机场的立体化运输模式,为企业提供了更多便利渠道。

得益于各项开放政策和优惠条件,自贸区吸引外资“磁力强劲”。2022年以来,我国实施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金融、汽车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制造业引资专项政策精准出台,15条举措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有效稳定了外资企业发展预期,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自贸试验区主动研究和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聚焦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核心领域,围绕全面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高标准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方面开展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卢华认为。

数据显示,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225.2亿元,占全国的18.1%。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863.4亿元,同比增长53.2%。最近多家国际组织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相关机构近期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外资企业对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表示有信心。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自贸试验区作为“试验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不懈探索

1月4日凌晨,海口美兰机场,2750支生物医药研发用关键物料经海关查验后通关放行,当天下午药品就送到了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的厂房。

这批物料是一款治疗肿瘤新剂型药品的重要原料。此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海关监管条件,药品进口需要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否则无法合规进口,但该物料并不符合办理条件。

就在团队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想到,“海南自贸港不是在搞先行先试吗?”

在得到企业诉求后,相关部门通过调研发现,海南省面临类似情况的药企不止一家。2022年,海南省组织海关、药监、工信、科技等部门以及海口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围绕海南自贸港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找突破——既要进得来,也要管得住。经过多方论证和支持,《海南省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联合监管创新机制试点工作方案》发布,特事特办打开了研发用生物医药物品的监管新局面。

“以前办事都是我们等主管部门,这次的药品通关,我们被海关和主管部门催着走。”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际部经理伍华昌说,这可能是他们经历最快的一次药品进口通关。

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我国赋予了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自贸试验区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探索。“自贸试验区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积极探索开放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重塑,强调市场主体在投资、经营等经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成为制度型开放的重要策源地。”卢华说。

2018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出台,推出了53项改革措施,加大赋权力度;2019年,《国务院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出台;2021年,《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出台……这些政策文件在进一步加大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力度的同时,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过去一年,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破除阻碍国内外创新资源和要素集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比如,重庆西永片区形成了年产1亿台件以上的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湖北武汉片区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聚集相关企业超过16000家。

作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持续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发文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等改革经验,商务部以公布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的形式,供各地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过程中借鉴,形成了多层级、多形式、多路径的复制推广机制。

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以精准监督护航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

“当前国际经贸格局不确定性增强,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更需要各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最高水平,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全面提升开放深度,培育开放竞争新优势,为制度型开放探路。”卢华认为,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自贸试验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将为全球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的制定提供中国方案。

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以精准监督护航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真没想到,节前申请的500万元贷款,节后就能拿到手,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春节假期结束首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纪委监委第九派驻纪检监察组现场监督检查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政策落实情况时,上海凌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浦东新区纪委监委聚焦政策落实,与区财政局、区金融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检查组,重点对该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贯彻落实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出台《浦东新区“十四五”期间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财政扶持实施办法》及其操作细则,不断提升政策实施精准度和覆盖面。目前,浦东新区小微增信基金直接担保贷款已累计服务139家次浦东企业,贷款金额超4亿元。

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需要大力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允许试错的良好环境。重庆两江新区纪工委监察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纪工委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修订出台《两江新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改革创新容错纠错实施办法》,明确可以容错的8种情形,对在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问题,旗帜鲜明容错纠错,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改革创新。

北仑区是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所在地,该区纪检监察机关着眼自贸区建设需要的优良营商环境,通过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政商交往一线开展监督,将优化企业服务、落实惠企政策等各项工作,列入主体责任监督重点内容和巡察重点范围,推动解决企业在土地、资金等方面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出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推动财政、税收、金融等安商惠企政策等96项具体举措落实,以监督成果的长效化,促干部担当作为,保障护航区域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