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岭要闻 > 正文

立下“军令状”打赢“攻坚战” ——一论强化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

发布时间:2017-08-17 08:21:08   来源:云南日报

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乡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关乎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强化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首要在于从讲政治的高度和全省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新时期扶贫开发脱贫攻坚重要战略思想,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提升到关乎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发展道路和国家形象的战略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脱贫攻坚是政治责任,也是时代重任,更是民生福祉,不是我们想不想干、愿不愿干的问题,而是我们绕不开、回避不了的问题,是必须打赢的“硬仗”、必须拿下的“山头”。我省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贫困人口数量居中国第二位、片区县和重点县数量居中国第一位,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仍有近360多万贫困人口,要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实现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任务繁重,问题复杂,工作艰巨。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党委、政府都立了“军令状”,各级纪委也立了“军令状”。今年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加大了扶贫领域发现问题的工作力度,省纪委下发了《关于加强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的通知》等系列指导文件,通过半年工作会等作出重点安排和推进,特别是以巡视巡察发现,随机抽查发现,对接部门发现等方式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推动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成效明显。但必须看到,在实际工作中,最大问题在于干部,最紧迫的在于解决干部的作风问题。一些市县责任和压力还没传导到位,一些干部还在当“太平官”;有的村镇扶贫识别、措施、时限进度都不精准,因人因户因村施策不到位;一些基层同志精神不振,对脱贫没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挂包单位帮扶措施没有实施全过程管理,不严不实;有一些村干部扶贫政策不落实,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甚至违规违纪,挤占挪用扶贫资金;一些基层纪委和村监委监督工作不到位,甚至好人主义,不敢碰、不敢问,眼前的问题看不到,做“睁眼瞎子”;一些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比较弱,习惯讲困难、等靠要思想严重。

这些问题反映在具体工作中,但实质是干部的作风、纪律、精神状态问题。事实证明,脱贫攻坚也是一场去除作风顽疾,严明党规党纪,提振党员干部精气神的攻坚战,迫切需要纪检监察机关把自己摆进去,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找准职责定位,善于发现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实事求是、不定指标,有针对性地推动问题解决。

军令已下,使命必达。当前,我省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拔寨、决战决胜阶段,如果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没有担当意识,在其位不谋其职,遇见困难绕道走、碰到风险缩着头、出了问题躲后头,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就无法推动。

任务越繁重,问题越复杂,工作越艰巨,就越需要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守愚公移山志、把关严明纪律关,勇于亮起问责剑,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和勇气,只要扶贫工作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各项工作就一定能按期实施、如期实现。(云南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