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主动适应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新要求

发布时间:2014-12-02 17:08:53   来源:大理州纪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强了管党治党的力度,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执行“八项规定”为抓手,以反对“四风”为切入点,制度之网越织越密,执纪问责越来越严,长期以来形成的沉疴痼疾在新风劲吹中得以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再次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各级党员干部要从心理上、工作上、生活上主动调整,适应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新要求。

心理上主动适应

在不知不觉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习气侵入并腐蚀了部分党员干部的灵魂和肌体,显规则不灵、潜规则盛行。广大党员干部产生了从众麻木心理,吃吃喝喝、享受玩乐成为常态,追求特权和物质利益成了许多人从政当官的价值标准,政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现在,作风建设的“紧箍咒”越勒越紧,希望“一阵风”的梦想彻底破灭,舒坦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许多党员干部觉得浑身不自在了,心理上难以适应。其实,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失去的本就是不该得到的,要适应作风建设常态化,就必须从不正常的心理调适到正常的心理上来。心境高雅则正气充盈,正气充盈则百毒不侵。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心理上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状态,自觉维护良好的从政环境,心理上阳光,自律意识就会自然增强,就会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做人为官的底线就会就会时时提醒自己,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免疫力,病毒就难以侵入我们的肌体。

工作上主动适应

长期以来,忙于接待应酬和开会成了许多党员干部的主要工作,主动联系上级多,下乡调研少,天线接通了,地气却没了。群众形容一些基层干部“上午隔着玻璃看,中午围着桌子转,下午端着酒杯灌”,热衷于迎来送往,作风漂浮,官僚习气严重。党的十八大后不到一个月,八项规定出台,紧接着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的螺丝越拧越牢,联系群众的发条越上越紧。各地按照中央要求,不仅治贪,庸懒散拖同样是治理的重点。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积极转变工作方式,既要搭好天线,也要接好地线,减少迎来送往,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谋发展上来,主动融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花更多时间,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各项工作主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做决策干工作真正符合广大群众的利益。

生活上主动适应

从严肃查处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参与高档消费娱乐等奢侈浪费行为入手。去年以来,月饼不能收了,贺年卡、台历也不能收了,许多党员干部心里犯嘀咕,怎么这么小的事也要管,是不是管得太多太宽了?实践证明,中央的这一举措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禁令一出台,社会风气大为好转,许多人玩笑说:“也应该让干部过一个没有情人的情人节,没有月饼的中秋节了”,让节日回归到传统节日本义,在全社会塑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价值理念,本就是全社会的一种共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党员干部树立什么样的生活态度、生活情趣、生活格调和生活品位,不仅事关个人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必须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乱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乱去。要培养良好的情趣爱好、健康俭朴的生活方式,做到洁身自好,抵制住声色犬马的诱惑,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这样于己、于家、于党都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 (杨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