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案例通报,感觉跟我们比较有距离感,总觉得那些错误我们不会犯的。但今天通报的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同事,才发现原来纪律红线离我们如此之近,我一定要牢记这个教训,将党纪党规真正刻在心里。”近日,富宁县那能乡财政所原所长覃某某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富宁县纪委监委到那能乡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参会党员干部表示深受教育。
案例是最好的清醒剂,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是富宁县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的一个抓手。近年来,富宁县纪委监委深挖警示教育资源,积极转化案例资源,不断丰富、完善、拓展警示教育素材。坚持早谋划、早部署,在审查调查阶段就全面思考警示教育工作,着力发现本地区典型案件,剖深析透其特点、原因、危害及监管漏洞,提出整改建议,为深化警示教育提供素材。
该县还突出靶向思维,建立案例素材库,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针对不同人群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当局外人和旁观者,举一反三、检身正己。针对系统行业、重点领域特点,结合党员干部工作职责、岗位性质等情况,收集近年来全县查处的典型案例,分教体系统、民政系统、粮食领域、村干部四个领域编印警示录4册,印发400余份,为不同领域党员干部“量身定制”同级同类警示教育方案,让教育内容更加契合教育对象身份。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警示教育形式手段,把警示教育课堂搬到职务犯罪庭审现场和纪律处分决定宣布现场,将纪法惩处“一张纸”变成纪法教育“一堂课”。2024年以来,组织各级党员干部旁听庭审5批次150余人次,到案发单位宣读处分决定12次,选取代表性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微视频10个。
该县还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坚持一案一通报、一案一剖析、一案一警示,配合使用定期会商、约谈提醒、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有关单位认真整改。每一起案件结案后,县纪委监委都深入“解剖麻雀”,让“案中人”“查案人”“案边人”共同剖析“案中事”,深挖违纪违法问题背后的制度机制漏洞,有针对性地推动相关单位补齐制度短板、扎紧制度笼子。2024年以来,富宁县纪委监委聚焦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精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4份,督促相关单位、党组织建立健全制度机制18项,推动个案整改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延伸。
此外,该县还注重将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有机结合,充分运用本地廉洁文化资源,发挥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将历史文化积淀中的廉洁基因、红色基因等融入警示教育工作,打造集党性教育、纪法教育、警示教育、清廉文化熏陶于一体的富宁县廉政教育馆,将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结合起来,推动警示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取得实效。自2024年11月建成开馆以来,该馆已预约参观1000余人次。
“警示教育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净化修复政治生态的一项重要举措,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将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真正做到警钟长鸣,时刻提醒党员干部绷紧纪律之弦,锤炼政治品格,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富宁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闫文杰 || 责任编辑 吴刘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