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为巡察搭建“苗汉”双语桥

发布时间:2025-01-06 09:16:51   来源:红河州纪委监委

“阿叔,您对我们村里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一名巡察干部用流利的苗族语言与村民交流着。

屏边县在刚结束的第九轮对村巡察工作中,面对和平镇、白河镇部分村落苗族群众听不懂汉语的实际情况,探索推出“苗汉”双语巡察模式,有效提升了巡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屏边县多个乡镇地处偏远山区,村组分散,辖区内苗族群众占比较高。在这样的环境下,汉语听不懂、工作难开展、民意难收集、成效难提升,成为提升屏边对村巡察质效的“拦路虎”。

面对这一困境,屏边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没有退缩,迎难而上,积极寻求破题之策。经过深入思考和调研,决定从语言沟通这一关键环节入手,创新巡察方式,采用“苗汉”双语巡察模式。

“巡察的声音要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听到。”巡察启动会召开后,县委巡察办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协调县融媒体中心,将巡察公告翻译成苗族语言,录制成音频,在苗族聚居村进行滚动播放。这一举措,让苗族群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巡察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方式,为巡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有懂我们语言的干部来巡察,感觉更亲切了,有什么想法我们也好说了。”在巡察深入谈话、走访了解过程中,为了让巡察更贴近群众,屏边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在人员分配上做了精心安排,综合统筹为每个巡察组配备了至少1名懂苗语的干部。苗族巡察干部用乡音与群众交流,有效消除了语言障碍,让巡察工作更加贴群众、接地气、聚人气。

“阿婆,您知道巡察组来村里是做什么的吗?”在苗族村寨的一户人家里,苗族巡察干部用苗语亲切地与一位阿婆交谈。阿婆笑着点头,表示虽然不太懂汉语,但通过村里的广播和干部的解释,她知道了巡察组是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的。

“我们将持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创新巡察方式,有效提升巡察发现问题质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屏边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表示,将继续深化“苗汉”“彝汉”双语巡察模式,确保巡察工作能够真正惠及每一位群众,推动屏边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王彤元曦 || 责任编辑  王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