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记 | 这些珍稀动物传来好消息

发布时间:2021-04-07 07:26:02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近日,“湖北石首江豚总数超100头”和“地球上仅存2只北部白犀牛”同时上了网络热搜,珍稀动物保护话题再次引起关注。

江豚在我国被誉为“水中大熊猫”。随着长江大保护和长江十年禁渔等工作的开展,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江豚种群数量年增长率稳定在10%左右,总数已过百头。

而在东非肯尼亚的一处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纳金(Najin)和法图(Fatu)却成为地球上仅存的两只北部白犀牛,且均为雌性。北部白犀牛曾经分布在乌干达西北部、乍得南部、苏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国东部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在最后一头雄性北部白犀牛已于2018年去世的情况下,科学家试图通过冷冻精子人工授精的方式重新让雌性北部白犀牛受孕,目前这项工作仍在测试中。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物种消失或濒临灭绝的消息总是令人担忧,这与人类对待物种保护与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动息息相关。今年以来,关于我国珍稀动物增加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我观鸟16年,第一次看到‘三宝’齐聚!”福建省观鸟会4名资深会员和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名工作人员在4月1日这一天同时观测到“闽江三宝”——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三种世界级珍稀鸟类,这也是2013年闽江河口湿地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首次出现的盛景。

中华凤头燕鸥(图片来源:央广网)

资料显示,中华凤头燕鸥少于100只,属全球极度濒危物种;勺嘴鹬不足200对,属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黑脸琵鹭不足5000只,属全球濒危物种。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说,近几年,保护区建立起了常态化巡护机制,“退养还湿”提供了更多高潮位时水鸟的栖息地,改善了水鸟的生存环境。

类似场景还出现在青海省黄南州那滩湿地。当地生态环保志愿者日前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鹭、赤麻鸭等大量珍稀野生动物觅食、嬉戏的场景。志愿者才项南加表示,黑颈鹤是高原生态变化的指标性物种,这里已从黑颈鹤栖息地变成了繁殖地。

冠斑犀鸟敲窗、灰叶猴母子理毛、野生猕猴路边打闹……云南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渐增多,一些多年不见的珍稀物种不仅出现在保护区,还跑到了居民区。

德宏州芒市的居民韦丁偶然听到窗外有硬物击打玻璃,走过去发现是一只大鸟。他用手机录下视频发到网上后,才知道,这只长着大嘴的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冠斑犀鸟。普洱市景东县境内的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工作人员近距离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叶猴母猴与小猴互相理毛的珍贵画面。当地的灰叶猴种群数量已由2009年的80只发展到近200只。在楚雄州永仁县一处国有林场,上百只野生猕猴时常到公路上觅食,成群结队聚集在公路边的山坡上打闹嬉戏。

由于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较早开展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探索等优势,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今年10月11日至2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同期将举行生物安全议定书、遗传资源议定书缔约方会议。

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介绍,会议各方正在积极磋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作为全球新的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初步拟定以中国政府名义举办的高级别会议方案,确定举办包括“生态文明论坛”在内的8个平行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大会。国际社会也对此次大会抱有很高期待。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已写进我国“十四五”规划,但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各国共同参与。4月8日将迎来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只有真正重视起来、行动起来,才能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姜永斌  张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