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诠释忠诚——记云南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赵建文

发布时间:2018-08-14 07:46:59   来源:大理州纪委

赵建文在认真整理学习笔记_副本.jpg

赵建文在认真整理学习笔记

“再苦再累无惧无畏,无怨无悔从容面对。”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歌词,这也是大理州剑川县甸南镇纪委书记赵建文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20年如一日,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勇敢前行的道路上始终保持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做人、做事风格,践行了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卫士”的无悔誓言。

一丝不苟显风范

2014年底,我因工作调动到甸南镇上班的第一天,镇纪委书记赵建文来到我的办公室,全面细致地给我“介绍”了一堆镇纪委的工作,还带着我参观了镇纪委谈话室、廉政文化室、档案室,最后交给我几本厚厚的纪检知识读本。当时,作为一名纪检新兵,第一次见到这位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纪委书记,我的心里不停地打着鼓,手里还微微冒汗,心想纪检工作任重道远,今后自己要是也这么板着面孔上班那该多别扭。

但是时间刷新了我的认知,在共事三年多的时间里,赵书记成了指导我工作的好领导,引领我成长的好导师。平时,他总督促我们要加强学习,还时不时收集一些监督执纪及信访案件办理方面的资料让我和几位纪检干部进行学习,各级下发的文件,第一时间传达传阅。几年来,无论大小会议,他随身携带笔记本,集中听讲、快速记录的习惯从未改变;他的办公室陈设简单,但是几年如一日保持干净整洁,就连他电脑里面的文件夹都被管理得丝丝入扣,分类极其清楚明了;经他整理过的档案无须查找案卷目录总能被他准确定位找出,这一切都让我为之汗颜。每次接到工作任务,他明确思路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快速部署、狠抓落实。

以前,很多同志不愿意和他同周值班、同组下乡,觉得和他共事纪律要求严格、工作辛苦受累,心里上总是又敬又怕、顾虑种种。但是在与赵书记共同坚守岗位和反复打拼的日子里,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公平公正的处事风格、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作风,都悄悄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付出劳动后的那份踏实和安稳让大家慢慢融入到他的工作格局。平时,除了工作时的严谨有余,赵书记也有自己活泼开朗的一面,每每听到赵书记嘴里哼着小曲,看到他脸上面带微笑的时候,同事们也会轻松愉悦的附和几句,一起谈笑风声。工作之余,镇内爱好书法的不少同志还经常和他一起舞文弄墨,几年来,在他的熏陶下,镇村两级的不少干部都坚持练习书法,在书写宣传标语和刊登板报时争相上阵,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廉政文化氛围。2015年,甸南镇龙门村被大理州纪委命名为州级廉政文化示范点;2015、2017年度,甸南镇在大理州“五个建设”中被州委、州政府评为全州先进乡镇之一。

不忘初心系真情

2013年6月,赵建文调到甸南镇任职,被派到全县唯一没有硬化入村道路的白山母村开展挂钩帮扶工作。面对山高路远、山路崎岖的工作环境,看着新当选且“初出茅庐”的村两委班子,再加上他这样一位从未在农村工作过的“老兵新战士”,他早抱有不畏艰难的决心和不怕啃硬骨头的思想。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冬天打滑车难行”的道路交通条件,水源紧张引发的林地纠纷及用水管理矛盾,产业发展与市场经济不接轨导致的农产品滞销,及农村劳动力蜂拥外出等等一系列问题经常困扰着他,村委会一亩三分地内来回踱步的身影,陪他度过了多少个难眠之夜,老乡家中昏暗的灯光和促膝长谈的回忆消磨了他多少波折的时光,但是无数次穿梭于荆棘树丛发现水源的惊喜和帮助农户实现产业调整增收后的甜蜜一次次让他释怀,坚定着他继续前行的步伐。

通过多年的协调争取,困扰白山母发展的农田水利问题得到解决,白山母村3000多亩的土地在烈日中坚强“复活”,彻底改变了山区群众看天吃饭的命运。在天时地利优势下,赵书记和工作队鼓励带动村级大胆尝试“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模式,以白山母村地理气候条件吸引了金牛农牧有限公司入驻温登村,建起了1000多亩的农业生态庄园,有效带动高原蓝莓、中药材种植及中华蜂、乌骨羊养殖产业。村集体还通过红色股份投资的形式在基地注资15万元实施了精准滴灌项目。连续几年,庄园品质优良的农产品,都以订单的形式长期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不仅企业受益,当地农户每年也在土地流转及劳动务工中实现增收100多万元。

挂钩白山母村以来,赵建文和老乡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走在村间巷道,村里的老人小孩都认得他,大家总是亲切地打着招呼。几年光景,他皮肤泛出了几抹高原红,宽阔的额头也多了几道皱纹,但脸庞上却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朴实中透着和蔼可亲,乡亲们私下悄悄给他取了个外号叫“老红军”。2014年,扶贫之风吹到山涧,白山母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让赵建文在扶贫攻坚的战役中真正体验了一把“老红军”的生活。

精准扶贫号角吹响后,赵建文与驻村工作队经常几个月驻扎村里不回家,项目推进中遇到过资金落地的困难、易地搬迁引起过群众不满的情绪、家境贫困老乡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的困惑常常打击着队员扶贫的意志,他总是给大家加油鼓劲,“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决不能在困难面前轻易就范。”工作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他始终扎根不动,与白山母村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在他的带动下,工作队员一遍遍走访入户没有抱怨,一晚晚通宵绸缪亦无退缩,以勇敢乐观的心态和不畏艰难的工作韧劲攻坚克难,让白山母村在扶贫洗礼下春风满面。村里路窄、房危、水缺、无活动场所、无公共用地及卫生用厕的老大难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村内公共设施及应急避险场所的建设中,工作队曾硬着头皮反复入户近20次,让3户农户从不理睬不支持到最后同意腾出空地,过程曲折困难,他们做到了。但是面对部分群众无理提要求、讲条件,撒泼耍横等行为,他们同样无所畏惧。扶贫路上,在付出辛酸和汗水中,他们有委屈但不言语,记住更多的却是贴近群众后的感动和收获。

2016年,白山母村罗四发夫妇老年丧子后,年老体弱且身带残疾让两位老人生活孤苦无依,长年居住的危房通过政策帮扶也无法实现自建。得知情况后,赵建文与工作队员在反复思考酝酿后,向多部门协调争取资金,为二老解决了燃眉之急,平日里赵建文经常带上工作队员到他们家中,嘘寒问暖,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的粮食和物品。如今,村落一栋栋青瓦白墙易地搬迁房被绿树清水环绕,紫色洋芋花连片山间,产业扶贫中发放的牛羊成群欢叫,入村水泥路平整宽敞连起了百姓群众的连心桥。今年2月8日,白山母群众身着盛装首次踏上了他们期待已久的文化大舞台,尽情歌舞,以他们醉人的笑容和最美的舞姿歌唱着新生活。面对大家的称赞,赵建文开心地笑了,他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群众满意了、山区富裕了,我们的心里也就舒坦了。”

求真务实践忠诚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赵建文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微。以前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明显,常常被村“两委”班子牵着鼻子走,为了适应新形势,锻造一支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赵建文在镇村干部管理中切实履责,每一次召开村务委工作例会,他都会结合廉政教育反复备课,向参会人员进行现场提问和详细解答,在下乡督查工作中经常抽查干部的日常工作记录,督促大家勤勉学习、担当作为。

起初,部分村干部摆出“老资格”跟他较劲,他总耐住性子说“落后就要挨打,老革命更要守好家风,做好表率,丢脸可以但不要丢了党员的形象……”现在,知道他“对事不对人”的性格,大家也都自觉接受他的意见,主动把责任落实到纪律作风建设、村社资金管理、项目建设及扶贫工作等领域中。近六年,甸南镇有9个村先后被考评为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村。

基层工作有喜有忧。赵建文在纪检监察一线奋战了10余载,多次参与和主办县、镇30多起案件。面对案件查办中曲折反复的调查工作和家人一次又一次的不理解,他义无反顾;但面对身边干部思想滑坡和腐化坠落的现实,他却时常心情沉重。面对出现的“烫手山芋”,他从不犹豫,总是做到沉着应对。在案件查办过程中,面对无法评估的外部压力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他总是硬着头皮迎难而上,以“我不得罪谁得罪”的魄力带领我们破解了一个个迷团。

在执纪办案工作中,他常常告诫我们“‘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是一句空话,是任何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不可或缺的品质,纪律审查对象找关系、说情是常事,特别是乡镇纪委,纪律审查对象可能是平日里在一个锅里吃饭的同事,也可能是下乡中经常碰面的村干部,但是纪检干部一定要立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当好维护党纪权威的忠诚卫士。”工作中不放过任何一个案件线索,也不草率处理任何一个虚假线索,在处置每一个信访件时都擦亮眼睛、开动脑子、迈开步子,做到求真务实。10多年来,赵建文以他以“律己正身”的标准做到了“自身硬才能挺起腰杆说话”,以铁面执纪、不为所动的工作状态捍卫了公正执纪的誓言,真正彰显了一名优秀纪检干部领路带人的工作本色。

在工作中,精神饱满、雷厉风行是他最美的姿态。他就是“老红军”赵建文。工作近20年,不论是当年初出茅庐还是如今麻辣老练,不论是在县级机关还是乡镇纪委,不论是普通干部还是领导岗位,他始终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诠释着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的忠诚、干净与担当。(杨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