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初心终不改 伟大梦想正扬帆——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发布时间:2017-11-17 08:25:30   来源:玉溪市纪委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初心,追寻他在梁家河的七年奋斗足迹。

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近平这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志存高远。但他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不是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为老百姓办好事。”1982年,习近平决定下基层时曾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显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人生道路抉择和自我设计的不同常人之处。习近平在梁家河的7年,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办缝纫社、代销点、铁业社、磨坊、办沼气。只要是村民需要的,他都去办。从刚到梁家河才几天就去吊唁一位老党员过世的母亲,到对智力有点缺陷的灵娃之包容、关心;从把“娘的心”针线包送给村民张卫庞,到帮助果农提高苹果产量质量;从把好点的粮食分给老乡吃,到对贫下中农、老人、儿童、残疾孩子的真诚相待;从倾其所有把一切有用的东西给讨吃老汉,到慷慨助他人,目的都是为了让群众过上美好的生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习近平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是在农村待的时间较长的极少数人之一。陕北很苦,梁家河最苦。那时的梁家河,过完正月十五,除了老弱病残整个村子里大部分人都要出去沿路乞讨。知青习近平没有被艰难吓倒,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逃避退缩,而是过好“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等一个个关口,使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提升,认识得到了提高。

书中自有黄金屋,博览群书气自华。“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戴明感慨道。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那个年代,考试交白卷、得“鸭蛋”很光荣,但是习近平没有受那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他读的书有政治、历史,有文学、哲学、军事,他还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经典书籍。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力求知其所以然。(林子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