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答案——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发布时间:2017-10-19 15:12:14   来源:保山市纪委

今年9月,我从昆明机场回腾冲,候机时在机场书屋购买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随后便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书中娓娓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七年的知青故事。

回到家后,用两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书共有19篇访谈,分为“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采访了29人,选用了76幅珍贵照片,图文并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少年时期在苦难中成长奋斗的经历。白光兴书记说,在文安驿公社插队期间,习近平是一名普通青年,他能够入党是因为他符合党员标准,表现好,具备入党条件;当支部书记是因为他能力强;公社推荐他上大学是因为他贡献大。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他奋斗的结果。

阅读中我认识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我们指示了青春的答案:务实、奉献。多年后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应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人生苦旅逆飞扬

1969年1月13日,十六岁的习近平远离家乡,踏上了远赴山区的知青之路。大家都说:“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当初,习近平因为家庭政治原因在北京深受排挤与歧视,可是善良淳朴的的陕北人民无私地接纳了他。刚到农村的头一个月,便有“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的喧嚣,其他村不了解情况的农民、公社干部纷纷向梁家河的群众询问习近平这个后生怎么样,在那个时代,无端的非议和“特殊对待”是很常见的。不成想,梁家河的乡亲异口同声说习近平是“好后生”“好的啦”,才使一场风波消散于无形,没有造成后果。面对特殊时期的苦难和磨砺,习近平没有抵触,而是迎难而上,努力奋进。

目睹漫无际涯光秃秃的黄土高原,公社和生产队里农民惊人的贫穷,棕红色的“康团子”难以咽下,习近平苦心志劳筋骨“过四关”,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艰苦的农村生活让他真正走入百姓当中,深刻了解了当时中国的国情,体会到了社会最底层民众的辛酸。《诗刊》中刊登了胡乔木《采桑子.反“愁”》,其中有“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的诗句,习近平很受触动,反复吟诵,他把自己的生命与广大群众紧密相连。时代赋予的苦难际遇锻造了总书记不怕吃苦的坚韧意志,也创造了他自己的机缘,逆风飞扬。

解衣推食悲悯心

《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古人赞美慷慨解囊、仗义疏财的人有“解衣推食”之说,习近平在自己身处困境的时候,仍能够做到对乞讨的老汉“解衣推食”,把身上的钱、陕西省粮票、全国粮票,掏光了给那个老汉,还把外套也脱下来给了人家。倾囊相赠,既是因为习近平对老红军发自内心深处的尊重、对贫穷老人的理解和信任,也有对这位老汉那么早参加革命,现在却落到沿街乞讨的境地的难受、不忍心,他不像有些人,麻木不仁,见了穷人就扭过头去,悲悯的人格和博大的胸怀令人感佩。 

在插队的七年里,习近平说自己“是个普通农民”,他没有自称“知青”,是因为他把自己完全融入农民之中,看做是黄土地的一部分。近几年,他一再强调扶贫要攻坚,扶贫要精准,就是因为他理解农民,知道农民的苦,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当我读到1973年5月周恩来总理陪外宾到延安,看到延安解放对年变化不大,老百姓生活还很苦,周总理难过得留了泪。我理解这泪影响了延安多少干部群众,包括习近平,触动了他响应和落实周总理的号召,形成了坚韧实干的领导价值观。

博览群书气自华

“众人皆醉我独醒。”读书至深夜的习近平这样调侃自己,劳动之余,他坚持学习,夜以继日,博览群书,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办事处理能力,也为从政提供了知识储备。他思路宽广,思想活跃,分析问题能力强,这同他刻苦读书学习分不开。比如他读书注重分析对比,以一本书为主,同时又寻找相关的书籍做佐证,这样学到的观点,是一个立体、全面的观点,既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不同点,也养成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

习近平读书范围广泛,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历史著作,有文学著作、军事和国际著作等等,阅读种类之多、范围之广,让人敬佩。这使得他在后来的政治决策中总有先见之明,有主见,不因当时的社会环境、多数人的看法而动摇。习近平不仅自己读,还乐于和身边的朋友分享读书,交流讨论,对事物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多方面比对探讨分析,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质与思维能力。

或许,对我们来说,年轻时的阅读,所能学到的知识和信息,到长成后已经发生变化,或者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青年时期所养成的不倦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则可以伴随人的一生。

读一本好书,悟无数道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动了我、激奋了我。总书记曾说过,陕北7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实事求是,培养了自信心,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七年知青岁月沉淀出他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辩证的思维能力与拼搏向前的奋斗精神,他无愧为我们工作、学习和实践的榜样。(段秋云)